安宁市连然街道螳川社区位于安宁市连然街道办事处东北部,螳螂川河道穿境而过,下辖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4365人;下设7个党支部,其中6个居民小组党支部,一个国企离退休党支部,共有党员107名,60周岁以上党员42名。因6个居民小组大部分已拆迁安置,辖区存在搬迁安置居民多、诉求多、矛盾多,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和融入感较低等问题。为了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螳川社区党委以“幸福离子·善治螳川”为主题,建强“组织离子”、整合“治理离子”、凝聚“服务离子”、释放“幸福离子”,以居民小区党建为主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构建幸福家园。
建强组织体系,聚焦“组织离子”
扩大党建“朋友圈”。将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网格党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凝聚起来,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形成以“社区+群众+成员单位”三方提需求的“三循环”工作模式,实现党组织作用由“局限性”向“全覆盖”转变。目前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展文艺汇演、健康义诊、爱心慰问、法治宣传等活动14次。
商出党建“幸福味”。以上居福源楼栋为单位,成立楼栋党支部,选出3名党员担任楼栋长,以会议的形式,协商解决居民提出的顶层屋顶及墙面渗水需处理、高空抛物危及居民安全、小区内无休息亭、消防通道存在经常被占用情况、小区院内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不规范等9类急需解决的问题。
汇聚先锋力量,整合“治理离子”
“红色网格”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围绕“支部引领网格、党员融入网格、群众聚合网格”的目标要求,细化五级网格,实现网格“全覆盖、无死角”,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将公共服务、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等重点工作融入网格,有效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三双工作”吹响服务集结号。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围绕服务群众的内容和项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以“双报到”为抓手,联合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公共卫生、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党员户挂牌”积极亮身份作表率。在上居福源小区174户党员户门口悬挂“我家有党员”党员身份牌,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常态化推进党员亮身份、承诺践诺,逐步达到“挂一牌、亮一人、明一户、带一片”的效果,不断提升“党建+服务”工作效能。
夯实服务堡垒,聚焦“服务离子”
发挥“党建活动室”多元功能。遵循服务优先和高效实用原则,力争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通过“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率,满足“一站式”服务和各类法治宣传活动需要,打造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设置2个多功能活动室,全天候开放银发之家、党员活动室、舞蹈室、红色影院、儿童之家、阅览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组建“特色志愿队”。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把各类资源统筹起来,最大限度凝聚社区治理合力,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青年团员志愿者服务队、银霞先锋服务队、妇女志愿者服务队,让大家都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建立“能人库”,成立社区发展“顾问团”。从网格中“网罗”出各类人才,汇聚到社区的“能人库”,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通过激发“能人效应”壮大自治力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聚焦民生实事,释放“幸福离子”
探索“微自治”,激活治理内动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作用,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将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内容。依托“院坝协商会”搭建议事协商民情恳谈微平台,以“拉家常”的方式与物业公司共同研究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探照灯过亮而影响居民夜间休息、电动车乱停乱放、文明养犬,爱护公共设施等问题。
围绕“一老一小”,做优服务阵地。聚焦社区“一老一小”,提供多元关爱服务。开设老年幸福食堂,为200名老人提供爱心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每月一号开展“晚霞飞扬 惠心公益”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剪头发、擦皮鞋等服务,不定期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连然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依托儿童之家,开设“周末兴趣班”,其中包括吉他、舞蹈、绘画等兴趣班,促进社区儿童全面发展。
下一步,螳川社区将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幸福离子 善治螳川”作为服务理念,继续以强基立根、同心共治为依托,加强党的建设;以整体联动、全域治理为抓手,增强社会治理;以凝心聚力、善治为民为目标,做好群众服务;以城乡一体、共同富裕为动力,促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来源:安宁市委政法委 顾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