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

安宁市青龙街道:着力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发布时间:2023-11-06 13:53:11作者:安宁市委政法委来源:安宁长安网

近年来,安宁市青龙街道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的理念,全力抓好《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通过实施“1个机制、2个聚焦、3个优化”工程,建好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窗口平台,用心用情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打造便民利企和提升营商环境的青龙样板,为街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增效。

1个机制 构建多元协同政务服务机制

青龙街道积极整合基层政务资源,建立以便民服务中心为主抓手,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同步实施的多元协同政务服务机制,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大厅保障固定队伍、既定服务,热情接待处理来访群众办理诉求;街道其他部门提供流动队伍、多元服务,以办事地点集中、服务职能集中、服务人员集中,推进群众及市场主体办事由“找部门”向“进中心”转变,由“多头跑”向“在家办”提升。通过有效调动各部门工作力量,持续扩大受益群众覆盖面,实现了多元协同政务服务机制“1+1>2”的集群效应。

仅2023年1月至9月,共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6681件,其中上门办理62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640

2个聚焦 坚持聚焦企业和群众服务诉求

全力当好企业的“店小二”。青龙街道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既抓活大企业、重点项目“源头活水”,又推动中小微企业“放水养鱼”,全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640 (1)

今年1月,西南铜业异地搬迁项目在青龙街道开工建设,为高效服务好项目落地,青龙街道主要领导成为金牌“店小二”,亲自挂帅,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仅用一个月时间全面完成1266亩土地征收工作。成立项目保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项目进展,积极配合办理报批手续、水电气供应等急难问题,确保企业少用心思跑手续、跑协调,多花精力抓建设、抓发展。

2023年三季度,青龙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65亿元,同比增长46.64%;固定资产投资达23.3亿元,同比增长1190.3%。年内新签订招商引资合作协议4个,开工在建项目6个,预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入统企业5家,为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640 (2)

用情做好群众的“服务员”。青龙街道立足辖区面积大、村组分散的情况,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政务服务的温度提高办事便利度,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方便群众办事,赵家庄村委会探索实施便民服务窗口前移下沉工作机制,即每周一、三、五,村干部进驻村组办理便民服务事项,从以前的“坐等办事”转换为“主动服务”,推行“三讲、三访、三帮、三促、三带”便民服务法,不断丰富“有事找我”服务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500米”。

为改变农家书屋无人看书的困境,青龙街道成立“流动书包”志愿服务队,将村民喜欢的书籍送到田间地头,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上,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补充精神食粮,10多年来累计送出书籍8.3万余册,服务群众达11.3万人次,“流动书包”志愿服务项目陆续被评选为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3个服务优化 阵地更标准、内容更规范、方式更便利

一是服务阵地更标准化。抓实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畅通政务服务工作末梢。今年累计投入80多万元提升改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并对两个村级便民服务站进行亲民化改造,规范设置街道、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标识标牌,合理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实现基层民生关键事项省心办、一次办。今年以来,石林县、富民县等多家县区政务服务局先后到青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考察交流。

640 (3)

二是服务内容更规范化。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服务双岗、一次性告知、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等制度。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分别设置咨询导办区、综合办事区、自助服务区、便民服务区,并开设综合窗口、“办不成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集中受理业务50余项,街道范围内同一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结、均质化服务。

三是服务方式更便利化。积极开展“跨街道联办”“帮办代办”等便民业务,在法定承诺时限基础上推进办理时限再压缩、工作流程再优化、服务质量再提升,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以重点突破带动基层政务服务整体跃升。设立爱心便民服务区、等候区、休息区、自助查阅区等亲民化功能区域,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拓展就近办、就便办、省心办水平,实现群众办理街道职权事项“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村”,让便民服务更有人情味,让群众享受到更规范、暖心的优质政务服务。

来源:安宁市委政法委  顾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