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宁市八街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以政治为领、自治为基、法治为要、德治为魂、智治为辅,实现了“五治”优势互补、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径。
政治为领,点燃基层治理引擎
一是组建红色网格队伍
坚持政治引领,围绕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这条主线,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优化网格设置,加强红色网格员队伍建设,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成立红色网格工作领导小组,22个村(社区)成立红色网格工作站,将96个村小组划分为920个网格,调小管理单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覆盖全员”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红色网格任务
将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层治理事项列入红色网格员任务清单,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便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基层治理在“网格”中加强、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通过“组团式”服务、“菜单式”服务、“红色代办”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抓自治强管理
在八街社区、相连村、龙洞村、招霸村、中所村、窑坡村、枧槽营村7个村(社区)推广凤仪村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将辖区村民参与环境提升、孝善敬老、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等行为进行量化评分,用积分到“正能量超市”兑换商品,以“积分制+正能量超市”的形式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有序有效。目前8个村(社区)总计积分295396分,村民参与率均在90%以上,积分兑换共计35次。
二是抓自治强服务
在招霸、朝阳、摩所营村3个村修建“乡贤议事亭”,建立乡贤议事制度,以唠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500余件,集中问计议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0余个,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
三是抓自治强监督
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规范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明确村级“小微权力”事项办理流程,全方位增加工作“透明度”。组建“村级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对不遵守村规民约、不参与村级事务的村民及不履职尽责的党员进行曝光,对“善行义举”行为进行表扬,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点赞,推动形成良好的干群互动关系和“指尖监督”新模式。
法治为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
在22个村(社区)开展“八五”普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阳光司法”等法治宣传活动,仅2023年上半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7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2500余份,不断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配强法治队伍
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选优配备3名专业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讲、矛盾纠纷调处等“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培养人民调解员125人、 “法律明白人”118人,收集村民诉求和建议,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开展“送法上门”服务,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是推动多点融合
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监督指挥、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四中心”深度融合,建立街道、村(社区)“四中心”两级融合点,通过“四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八街街道成功创建为平安街道,堍杉、朝阳、相连等11个村(社区)创建为平安村(社区),进一步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德治为魂,彰显基层治理温度
一是厚植德治之风
挖掘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开展道德宣教,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德感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开展乡村德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写入各村(社区)《村规民约》和《基层治理实施细则》,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聚众赌博、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之风。
二是选树道德榜样
开展“善行义举榜”“十星文明户”“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安宁好人”评选活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模范标兵事迹,促使村民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有效形成“弘扬最美、追求最美、争当最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目前,八街街道评选文明家庭30户、最美家庭16户、“节水好家庭”25户、道德模范150余人。
三是构筑德治体系
打造榜样亭、道德文化墙、道德宣传栏等道德宣传载体,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等德治组织,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德治体系。凤仪村设立“道德评议团”,对村民进行道德评议,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给予积分奖励。吴里坝设立“十美家庭”榜,每年开展评选,对考上大学的“十美家庭”子女给予500-1500元。摩所营设立“积分存折”,将家风家训、好人好事、基层治理情况存入“积分存折”,不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智治为辅,优化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技术赋能,实现党政融合治理有智
依托智慧党建系列平台,开展线上党政宣传、党员教育、党支部管理、党群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激活党组织“活力细胞”,推动基层党建提“智”增效。2023年以来,共办理政务公开业务29247件,办结事项22834件。
二是实施“雪亮工程”,实现乡村治安变智安
依托“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打造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在22个村(社区)重要路口、路段安装智能摄像头,实现重要路口、重点区域全面覆盖,为群众织起一张安全牢靠的监控防护网。
三是线上报事线下办理,服务群众零距离
招霸村成立“快跑小哥”志愿服务队,以线上接单、线上派单的形式,为鳏寡孤独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提供送医、送乘、代购、代驾等爱心志愿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60余次,服务对象500余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达800小时。
来源:安宁市委政法委 顾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