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9月,由昆钢地区人民法庭、八街人民法庭、草铺人民法庭共3个派出法庭的全体党员干警构成。
成立一年以来,这个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五个维度”打造“铁肩担道锻党性,淬火成钢铸法魂”的特色党建品牌,不断提升人民法庭的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
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 建强战斗堡垒
严格落实“支部建在庭上,让党旗飘扬在一线”,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明确支部“领头人”责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推动党的组织生活严在经常、融入日常。
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施行每月一考核、季度一评定,通过党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方式公开评定结果。紧密贴近工作实际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零距离服务居民群众,不断夯实党建基础。
党建共建形成合力 深耕多元解纷机制
借力基层党建,使调解组织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步。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及工作实际等情况,确定相应村(社区)作为诉源治理共建共治合作单位,结成“党建联盟”,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点”与“阳光司法示范点”;通过参与、指导村(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上门走访居民,开展“阳光司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居民提供现场诉讼服务,与基层村(社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凝心聚力集广智 打造办案先锋阵营
三个派出法庭分属不同辖区,在机构设置、辖区情况、承办案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联合党支部的形式把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党员干警集合在一起。每一次支部活动就是一场专业法官会议,办案团队就日常审理案件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专业知识、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分享,提高了案件的审判质效。
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书记带头办理疑难案件、复杂案件、矛盾突出的案件,体现铁军担当,形成强大的战斗堡垒。
创新便民利民举措 提升司法为民服务
为当事人提供诉前咨询和判后答疑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实现立、审、执功能。发挥智慧法庭优势,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根据辖区特点及实际需要,推出假日法庭、街子天法庭等暖心便民措施。
积极融入辖区的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根据辖区情况,每月下沉到企业、社区、学校,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阳光司法、模拟法庭、以案释法、普法宣讲活动。
与商会联建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结合辖区的经济发展特点,积极“走出去”,与太平商会党支部签署《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书》,以商会为媒介平台,定期走访企业,倾听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就多发的劳动用工、市场交易、企业合规等纠纷进行普法宣传。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元调解等功能,减少企业诉讼成本。
将辖区企业代表“请进来”,介绍人民法庭的工作以及法院诉讼程序,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将优化营商环境与审判工作有机结合,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该党支部“五个维度”工作法,充分发挥了人民法庭一线审判职能的作用,推动建设区域化党建共建新格局,促进法庭充分参与社会的基层治理,真正体现了“小法庭、大作为”。
来源:安宁市委政法委 顾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