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文新闻

安宁市“‘双语’普法+”打通普法强基“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09-13 10:56:45作者:安宁市委政法委来源:安宁长安网

安宁市共有3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安宁市户籍总人口的12.99%。今年以来,安宁市司法局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在9个街道开展17场次“‘双语’普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少数民族同胞认识法治、了解法治、明白法治,打通普法强基“最后一公里”。

“双语”普法+精准宣传送法上门

深入彝族、苗族、白族聚居地,对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租赁、民间借贷、劳务纠纷、邻里关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重点宣传,对少数民族群众较为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交流。现场邀请了村干部专门进行普法翻译,通过地道亲切的语言“零障碍”进行宣传,确保了民族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真真切切把法律知识送到民族同胞的心里,架起了法律法规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桥梁。活动中还向少数民族群众发放普法宣传册2000余份,纸杯、抽纸、环保袋等法治宣传品8000余份。

mtxx03

“双语”普法+调解队伍内解疑难

结合少数民族群众的期盼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相结合,组织德高望重的“族辈长老”,鼓励成为义务调解员,在“双语”的调解模式下成功解决了许多因语言、文化差异把简单矛盾复杂化的“疑难杂症”,极大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筑牢平安建设基石。

mtxx01

    “双语”普法+法律服务畅通高效

在辖区少数民族占比较多的村(社区)开展“双语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选用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村干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咨询,方言俗语的解答,加深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认识,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提高用法意识,树立法治信仰;现场告知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及咨询电话,让少数民族群众高效求助。

mtxx02

   “双语”普法+特色宣传氛围浓厚

9个司法所根据各个少数民族实际与民族特色,创新法治宣传形式。通过民族歌曲演唱与法律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创作,推出一批形式新颖、法治宣传性强的法治文艺作品,通过激发少数民族群众较强的法治宣传参与性调动学法积极性,让法治意识在辖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根发芽。法治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组合宣传,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来源:安宁市委政法委 顾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