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

春运开启 带上“安全”回家
发布时间:2023-01-12 10:24:59作者:云南法制报来源:云南法制报

  春运,是一场异乡游子回家的旅程,伴随春节的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运工作已开启,春运时间为1月7日至2月15日,为期40天。路途漫漫,请牢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一路平安把家还,欢欢喜喜迎兔年,这份春运安全提示请各位交通参与者收好。

  不开“带病”车

  所谓“带病”车,是指该车部分机件不能正常工作,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是把这样的车辆开上路,很容易酿成事故,一旦发生则悔之晚矣。

  确保驾驶安全首先要确保车辆自身的安全,那么,如何判断所驾驶的车辆是否“带病”?学会“望”“闻”“问”“切”四招,为车辆安全保驾护航。

  “望”。观察车身和局部的变化,看看车身左右是否平衡,目测一下轮胎有没有外伤,车底有没有漏水、漏油,看看尾气颜色是否异常,冒黑烟或蓝烟都需要去汽修店进行维修;打开所有车灯,前后看看是否都正常,有损坏的一定要换,车灯不仅是为了照明,还是与其他车辆进行沟通的“语言”,关乎行车安全;坐到车内,喷淋玻璃水并检查雨刮器是否有刮不净的现象,该更换的要及时更换。

  “闻”。驾驶室内有没有橡胶烧焦的味道,煳味或者很重的汽油味,这些异常味道都预示着车辆有故障。

  “问”。启动车辆后,车辆会进行自检,如果仪表盘上没有常亮的故障图标,就代表部件都在正常工作。如果出现提示,要按照车辆说明书确认故障原因,及时进行维修,或送修理厂修理。

  “切”。首先,打开引擎盖并固定好,抽出机油标尺检查油量是否在适宜刻度,同时查看机油颜色是否清亮,如果有沉积或发黑现象,最好及时更换机油,以保证机油在工作时达到最佳效果。其次,仔细查看轮胎是否有磨损、破裂现象,是否有玻璃、钉子等异物卡在轮胎的凹凸部位。最后,要查看备胎、随车工具、三角警示标等是否齐全,以备不时之需。

  四招检查下来花不了多长时间,但却能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各位驾驶人返乡出行前请认真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有问题一定要及时维修,绝不开“带病”车上路。

  高速公路行车禁忌

  ●占用应急车道

  应急车道等于生命通道,非紧急情况不得占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

  ●倒车掉头逆行

  在高速公路行车错过出口绝对不能倒车、掉头和逆行,请继续往前开,从下一个出口驶离后重新规划路线行驶。

  ●疲劳驾驶

  驾车过程中如感困倦、视觉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请及时前往就近的服务区停车休息,切莫强撑继续驾驶,也不可停在应急车道或自救匝道口休息。

  ●乱抛垃圾

  开车途中乱丢垃圾会给其他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会破坏环境卫生。实验表明,以120km/h的速度撞上塑料瓶瓶盖,足以打碎挡风玻璃。

  ●低于最低限速行驶

  在高速公路行车时低于最低限速行驶不仅影响通行效率,还容易引发追尾等交通事故。

  ●变道不打灯

  变更车道前,一定要提前开启转向灯提示其他车辆,仔细观察确认后方安全再变更车道。

  ●与货车并行抢道

  大货车视野盲区大、体积大、重量大、惯性大、制动距离长,驾驶机动车应保持与大货车的安全距离,不与大货车抢道,不与大货车并行。

  避免疲劳驾车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进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引起四肢无力、视线模糊、判断能力下降等不安全因素,在疲劳状态下驾驶车辆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疲劳状态下,驾驶人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迟缓或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等现象,人的注意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会随之下降,容易导致操作不及时、不准确。当疲劳程度严重时,驾驶人甚至可能短暂睡着,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春运出行如何避免疲劳驾车?一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一旦途中感觉疲劳,可以开窗透气,空气不流通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二是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驾驶,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会导致肌肉僵硬引发疲劳,驾驶人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进行放松;三是白天连续驾车4个小时、夜间连续驾车2个小时,一定得找个安全区域停车休息,且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高速公路上可以到就近服务区或出口下高速公路休息,待疲劳缓解后再继续行驶。长途行车谨记“逢三必进”原则,即路过2个服务区后,到第三个服务区时一定要进服务区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