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文新闻

云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2-09-21 11:00:11作者:云南法制报来源:云南法制报

  9月20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六场应急体系建设专场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加快推动全省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和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用实际行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环境。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

  应急管理部门综合自身优势和有关部门专业优势,加强统分结合、防救协同、上下联动,建立风险联合会商研判、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等,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与水利、林草、自然资源、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密切协作,加强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配合协调,建立军地协调联动预案对接、灾情通报、力量联建共用、兵力需求提报、军地抢险救灾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联络等6项机制,有效处理好应对处置灾害事故时的统一指挥和分级负责关系。

  安全生产本质水平迈上新台阶

  出台《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党委、政府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完善和细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持续加强和规范安全监管执法,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失职问责线索移交等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采取“双随机”“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10年来,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迈出新步伐。统筹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进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平安公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等一批重点工程,城乡灾害设防水平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应急救援救灾能力展现新面貌

  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驻滇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突击力量,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专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应急力量等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全省共建成2600余支共11万余人专兼结合救援队伍。

  2012年至2022年,全省创建24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28所国家级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共建成5054个应急避难场所。投入17.94亿元实施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项重点工程;投入135亿元救灾资金,救助7000多万受灾群众;采购4.91亿元省级救灾储备物资,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138个,储备救灾物资36个品类近129.64万件,可基本满足转移安置100万人次应急需求。

  10年来,应对处置事故灾害取得新进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第一时间核报信息、调集队伍、跟踪进展、赶赴现场、指导救援。2012年至2022年,先后启动45次救灾应急四级响应,26次救灾应急三级响应,7次救灾应急二级响应,3次救灾应急一级响应,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指导做好人员搜救、群众转移安置、救灾物资调运发放等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